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

2015台中同志遊行想要表達什麼訴求?

我們相信,不是每個人都想成家,但是每個人都來自一個家庭。
「家庭」可能是令人最難以面對的地方,也可能是給予你最強大支持的來源。
和家庭的關係中,「出櫃」往往是最令人擔心但卻難以避免的問題。「我該不該讓爸媽知道我是雙/同性戀?什麼時候講?又該怎麼講?」

如果是跨性別、感染者、藥物性愛者、性工作者,這個櫃子便像俄羅斯娃娃,一層又一層地增加。出櫃後所面臨的衝擊和不諒解又該如何面對?
更多時候,因為社會對於性/別的歧視和污名,親人反而被迫躲進櫃子,不願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孩子或兄弟姐妹的性別認同。

除了具有血緣的原生家庭,還有更多元的「家」的形式在台灣的各個角落運作著。
在不同城市中的某個空間,透過認同、行為以及情感所建立起來的親密社群,替補許多遊子們的家的位置。
這些人所依附的,可能是一間屋子、書店、咖啡店、三溫暖、酒吧、辦公室或是某個中心。讓所有「無家可歸」的人有一個能自在展現自我認同和多元樣貌的空間,並且與交流彼此的生命,發展各種可能。

今年希望透過「媽!我在這!」的標語,探討原生家庭所面臨到的同志議題,以及衍生出來,燦爛多元的「家」。並且將同志跟家庭之間,以及非同志與「他的同志朋友」的故事帶往更草根的市民社會。
希望擴大接觸不同的社會群體,能讓非同志族群,可以攜家帶眷,10/3一起上街,支持同志與他的家人。

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

以民意督促政治人物用更多的實際行動支持

近來歐巴馬總統和總統參選人希拉蕊‧柯林頓皆陸續發表支持婚姻平權的言論和影片,但是一些人指出希拉蕊在2013年之前曾多次表態反同婚的立場、歐巴馬總統在第一次競選時也採取曖昧不明的態度面對同志議題,認為他們是收割成果的牆頭草、是騙選票的偽善的政客。
我們認為政黨和政治人物來支持同志議題當然是為了選票或支持度,而民主政治的運作就是政治人物及政黨以他們過去的作為、提出的政策理念來爭取人民的選票與支持,拿到選票與民意所構成的權力來實現他們對人民的政治承諾。
過去因為大家對同志的認知有限,許多人認為同志「很噁心」、「不正常」,因此過去的政治人物就算本身是屬於自由進步的陣營,為了避免當時所謂不必要的「爭議」、「麻煩」,不是像之前歐巴馬總統採取曖昧不明的態度來迴避,就是像過去希拉蕊「支持與尊重同志,但是反對同志婚姻」的態度。
隨著網路資訊的發達,透過社群網路的傳播,讓過去許多人對於同志的誤解和刻板印象得以漸漸消除,許多人要轉而支持婚姻平權;見到這一股支持的高漲民意,也讓許多政治人物紛紛表達支持以回應民意,這一點可以從近來澳洲工黨在推動婚姻平權法案時,許多在2012年反對的議員在這次轉為支持的態度可以看出。
我們認為政治人物當然不是只有表態支持就好,他們應該要用自己的權力、影響力去提升同志權益,除了以立法權力、行政權力讓同志婚姻受到法律保障外,也應當要求教育單位加強消除歧視及認識同志的多元教育、提名或任命優秀的同志出任重要職位......等,我們認為以前是支持還是反對不是最重要的,現在的實際行動,就好像從前擁護核電的德國總理安格拉‧梅克爾在福島核災後決定要讓德國在2022年達到廢除核電的目標一樣,而要讓政治人物付出更多實際行動支持,我們就要努力影響更多的人來支持同志平權。
歡迎大家加入我們奮鬥的旅程!
http://newbloommag.net/2015/…/27/hillary-clinton-rainbow-tw/
圖片來源: The Hill